为探究地坑窑文化形成的历史,充分了解其当代价值,地坑窑形成的时代原因,让更多人认识地坑窑文化的发展这一灿烂的文明。加拿大28预测开奖官网咪牌张晓雯等六名同学组成文化调研队伍,于9月初前往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,进行地坑窑文化和当地民俗文化的调研工作,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。
经过一路的颠簸,队员们到达了传说中“风凉见树不见村,见村不见房,闻声不见人”的神秘村落——柏社村。初入村子,映入眼帘的不是排列整齐的房屋,而是像地下车库的入口一样的坡道,而这坡道通往的地方就是居民的住所。村民热情地邀请队员们下去参观他们的地坑窑,并向队员们介绍地坑窑的特点。队员们通过询问村民得知,几百年前当地村民之所以修建地坑窑,是因为建造地坑窑只需要耗费人力,不需要花费太多钱财,而且由于当地的土质特点,建造的地坑窑冬暖夏凉。但是近一二十年建造地坑窑的村民越来越少,是因为地坑窑也有一些缺点,由于地坑窑处于地下,需要有排水系统,所以当地的地窑的院子里都有渗井系统,而且在夏季入伏天时期有半个月左右窑内会十分潮湿。问询完后,队员们又参观了其他的地坑窑建筑,了解地坑窑文化的发展现状等问题。
在调研过程中,队员了解到历史上渭北地区地窑分布十分广泛,但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、地坑窑本身的缺陷、人们的保护意识不强等一些原因,目前地坑窑保留最多、最为完整的是柏社村。柏社村的地坑窑建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但是在近十多年里,已经没有人建造新的地坑窑了。大约在2014年,村民才开始有了对地坑窑建筑的保护意识,开始对遗弃的地坑窑进行维修。至今为止,柏社村内保留有传统的窑洞民居780院,其中下沉式窑洞四合院225院。目前,保存完好的有148院,经常有人居住的有25院,废弃地窑52院。在此次调研中了解到地坑窑,看到了地坑窑文化发展之艰难,感受到了学习、宣传地坑窑文化的工作任重而道远。